下一盤贏棋 —— |
看市派駐桃江善溪村扶貧工作隊怎樣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 |
點擊數: 時間:2020-06-17 |
|
高明的棋手在一盤棋開局之時,特別講究布局。因為只有局布好了,才有達到下一盤贏棋的目的。布局特別好的話,還有可能不只是贏,更能贏得漂亮,市派駐桃江縣武潭鎮善溪村扶貧工作隊的同志們就是這樣的高明棋手。 2018年3月,由市政協副主席曾斌掛帥,市統計局為牽頭責任單位,民建益陽市委和中國工商銀行益陽分行為后盾單位,組成扶貧工作隊,進駐桃江縣武潭鎮善溪村定點扶貧,市統計局政策法規科科長鄧吉元出任工作隊隊長兼善溪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一開始,工作隊的同志們就信心滿滿,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善溪村下一盤贏棋。 愿望是美好的,然而現實卻是那么地骨感。 善溪是個美麗的名字,據當地老人講,之所以叫善溪,就是“善水長流”之意?墒,這些年來,橫貫全村的善溪并沒有給善溪人民帶來“善水長流”。善溪村位于桃江、安化兩縣交界處,由于地處偏遠,社情相當復雜,治安狀況特差。2016年,善溪因此被定為省定重點貧困村和全市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村7.8平方公里范圍內只有少量農田,絕大多數都是山地,善溪的特產除了竹木還是竹木。竹木本是好資源,可是兩年前的善溪,卻因為路不通,竹木運不出山,賣不起價,甚至賣不出去,村民伐竹往往忙碌一天連工錢都賺不到。這樣一來,滿山的竹木大多爛在山里,全村581戶、1970人的日子過的十分艱難。 要在這樣一個重點貧困村下好一盤脫貧致富的“贏棋”,談何容易? 但扶貧工作隊責任單位和后盾單位的同志們是個意志堅定且敢啃硬骨頭的群體。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大家認為,善溪要實現脫貧致富,只能因地制宜,解決竹林的出路問題,盡可能提升原始產品的附加值,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而當務之急則是著力破解制約善溪發展的村級公路建設嚴重滯后與山間林道缺失兩大瓶頸。當然,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貧困戶幫扶、異地搬遷等都不可偏廢。 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同志們左右開弓。一方面,四處尋求解決善溪村竹林資源出路的突破口尤其是戰略合作者,積極探索發展富民產業的新路子,組織村兩委干部到周邊鄉鎮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帶領有意向的農戶到安化縣江南鎮考察學習林下藥材種植,到赫山區筆架山鄉學習稻蛙養殖、蓮藕與小龍蝦共生,到益陽風和集團考察竹木加工,到馬跡塘鎮學習竹筍加工;另一方面,緊鑼密鼓推進善溪扶貧產業園、拓寬通村公路、硬化村級公路、全村動員大修林道、組織群眾學習竹林采伐和養護技術…… 就這樣,徹底改變善溪村貧困落后面貌的一攬子工程項目迅速推進,7.8公里通村公路全部拓寬硬化,新建改建組級公路5800多米,治理河道800多米,安全飲水工程實現全村覆蓋,兩個山塘水庫排險加固,尤其是13公里林道的建設,讓善溪竹木長在深山里出不來的窘境成為歷史,全村因采伐南竹年增收兩三千元的農戶不在少數。今年7月1日,投資200多萬元的善溪村竹林加工廠將正式投產,引進的國家級竹木加工龍頭企業風河集團承租10年,每年可以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萬元,還能吸納30多名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風河集團以商招商,又引進一家企業,以完全生態環保的生物酶技術分解竹木加工下腳料生產竹纖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此,全村絕大部分竹木實現就地加工,善溪竹子身價大增,真正成為好資源。 |
|
來源:益陽日報 作者: |